https://www.canyin365.net

一个外地人开的面馆做出了济南温度,都是因为这“美好一面”

2020年9月15日,陕西人老崔在济南的第三家面馆开业了。开业当天,店门口立了个大红招牌,“回姚家”三个大字格外醒目;店里红纸黑字地写着:好久不见。

一呼百应,铁杆粉丝们来捧场,路程的奔波被一碗面的温度抵去。老崔赶忙招呼,与他们围坐在长条椅上,脸上挂着笑,“你们大老远跑来,我何德何能啊”,说完,他眼里泛起了光。

对来济16年的老崔而言,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分店开业,“回姚家”,是他心心念念的事。

疲惫灵魂的片刻温暖

老崔大名崔农轩,陕西户县人,地道的农民。2004年4月27日,他们夫妻俩从陕西户县到济南,第一站就是姚家庄(现属姚家街道办事处)。老崔记得真切,那天,他站在山东政法学院的大门口往西看,半条路上乌泱泱的都是人。有人肯定有生意,他眼睛一亮,“就这里了”!他租了房子,支起了摊子,干起卖米皮的营生。

米皮摊慢慢积累了一批忠实食客。一个冬天,他看到一个女孩子坐在路边,冻得用羽绒服帽子裹着头,大口吃他做的面,那场景让他心头一酸,心想说什么也要找个门头房,“让人家上屋里吃”。2009年,他搬离了姚家,在舜玉南区狭长的巷子里落脚,店面挨着山东财政学院(现山东财经大学)。

这是处民居改造的门头房,6年间,夫妻俩的吃住也在这里。墙上有幅加了框裱起来的biang字,除此之外贴满了花花绿绿的便利贴,都出自食客的手笔,其中包括“麦兜”,那个因为妈妈去南苏丹维和而想念不已的小男孩。他们拖着饥肠辘辘的身体,来这里吃面;这个大嗓门的西北汉子端上来的一碗碗油泼面、臊子面,能给疲惫的灵魂片刻温暖。

在济南16年,从摊儿到饭馆,老崔面馆几经周转,靠着一碗面在济南站住了脚。好的生意靠的是口口相传,在没有快手、抖音的年代里,老崔的面几块钱能吃饱、吃好,因而就成了周边小有名气的打卡地。他的“不讲理”也由此远近闻名。

油泼面的精髓在于面与佐料的搭配,有些客人拌面笨手笨脚,面拌不匀,口感不佳,老崔只要不忙,就会亲自上手,干净利落地拌完后,还不忘加一句:“下回再叫我”。

遇到不愿等位想带走吃的客人,老崔不容置喙地回应:“不打包,面不能打包!”客人瞧老板犟脾气上来了,也忍不住抬杠,“别人家行,怎么就你特殊”,“面打包就坨了,不好吃了。”老崔放下手头的活儿,拿毛巾擦了把汗,操着不变的乡音又补充了一句“对一个陕西人来说,面坨了是天大的事”,便化解了尴尬。

老崔的亲切、爽快,执拗,给这家馆子添了几分江湖气。各路食客与老崔“切磋”几招后,便“败下阵来”。豪爽的陕西人遇到了实在的济南人,一来二去,都成了朋友。他们的交往,重感情、讲义气,隔绝了面馆外的浮躁世界。老崔的口号是:要做有温度的油泼面。某种程度上说,他的确做到了。

2017年夏天,因为种种原因,老崔的老店和新店都要关停,好不容易找到的新址,也不得不关门。那半年,老崔肉眼可见地苍老了,他一度怀疑,是不是太过冒进了。在“老崔家”的微信群里,群友们先后给他打气,有一天,老崔发了视频,画面里他酒意微醺,表情凝重地端着酒杯:“能坚持到现在,感谢大家啊,我还是那句话,老崔何德何能,何德何能啊……”

大排档式的店面始终不符合老崔的“胃口”。做面是家常吃食,他还是想扎根社区,回到食客身边去,那样才接地气。他继续走在找店面的路上,终于,2018年夏天,芒种时节,老崔的新面馆在玉函路店开业。2019年“五一”,领秀城新店又开业了。老崔又铆足了劲,“满血复活”了。

日子顺利起来,老崔却愈发想念他刚到济南时的日子。他念着在姚家吃过的苦,更惦念那些从求学时就吃他的米皮的孩子们。

一个好汉两个帮

姚家新店开业前一天,老崔郑重其事地在朋友圈里发了篇长文,回忆他刚到济南时在姚家的点滴,文字短小精悍,却画面感十足。文章被济南创意人木影发到了公众号上,就叫《回姚家》。老崔感慨,这次回来,当年的姚家大变样了,他念着当年租给他房子的张大姐、房大哥、王大哥,还念着这浓重的烟火气。

“他平日话头多,文章少,惜字如金权当他小气,可是写一篇,就能在地上砸一个窟窿。功力是多年阅读的积淀,且不以卖字为生,故言之有物,虎虎生风,此篇文章,惊奇一处,却又润物无声,”第二天,媒体人温涛作了回应,他感慨道,老崔的一个“回”字,姚家情深。

老崔和温涛

温涛家住舜玉南区附近,常去吃老崔家吃面,一来二去成了熟客。同是山东大学毕业,木影喊温涛“师哥”,第一次在老崔店里吃面没吃完,惹得老崔一脸不悦。对老崔来说,不把面吃完,不仅是浪费,还是对他的不尊重。再后来,木影每次撑破肚皮也要吃完。

一个好汉两个帮,老崔济南故事的后半段,有了温涛和木影的参与。说到3个人的故事,就不得不回到2017年。

2017年是老崔的本命年,他经历了“高光”的时刻:凭着“寻找吃面父子”的温情故事获得了一个基金奖励的5000元诚信奖金,老崔面馆也被更多人熟知。2017年又是百味杂陈的一年,经历了一年三次关店的他心情复杂。

老崔新店开业当天,木影带着两人都爱的《白鹿原》来捧场。

也同样在这一年,木影被老崔的故事感动,老崔用面传播温情,对广告人来说,创意也可以。他跟团队决定助老崔一臂之力。他跟团队经过多次头脑风暴,最终以“来自西北的硬汉子,做出了济南最温柔的面”为题,为老崔的面馆做了创意和Logo,正赶上“人人都是自媒体”的时代,一经推出就火了火,更多的人知道了老崔的故事。这把助力,给了老崔坚持下来的动力。

老温感慨着,老崔来自陕西,木影老家是南部山区的黄巢,自己则来自招远。三个村里出来的“穷亲戚”,相聚济南,因为这一碗面的缘分,相熟相知。木影却觉得,老崔是个农民,他有田间地头里最质朴的真挚。这份真挚,成了这个时代里奢侈的事。换到老崔眼里,他则无比珍贵这两个与他“底色”相同的兄弟。

肉夹馍的纸袋上是温涛题的字

每次开业,老崔都延续着他从大明湖店开始的惯例:当天给新客人们送饮料一罐,给老朋友们送饭票一张,这次在姚家开业也不例外,此外老崔啥宣传也没做,这源自他对品质的自信。

姚家新店的墙上贴着一张红纸黑字的“好久不见”,这出自温涛的手笔。老崔感慨着,木影喜欢说的那句“见面,其实是一件很奢侈的事”,到了今年果然成真了。疫情期间,2月24日,老崔夫妻俩乘坐高铁回到济南,等到店里的伙计们也出了隔离期,转眼间就到了3月下旬。温涛在公众号里记录了这个场景:复工前一天,全体人员到齐,大家在玉函店碰头,年轻的厨师们跟老崔拥抱,不忘喊了声“崔叔”,仿佛久别的家人。

厚道济南,厚待老崔

很多人不明白,外地人来济南开店打拼的人不计其数,同样在异乡做着家乡味道,为何只有老崔成了代表济南温度的标志性人物?

老崔顿了顿,他没有直接回答,却提起了他年过七旬的母亲。这个只上到三年级、勉强识字的女人,对儿子的教导都是“驴驹子不跟马驹子跑”“宁给好心,也不给好脸”这样的大实话,却给他立下了一生为人处世的准则。在济南十几年,老崔乡音不改,话一说快了别人就听着费劲。他心中笃定:“热爱家乡的人,是值得信赖的。”

在木影看来,老崔还胜在一点,他会表达。跟只站在厨房里闷头做面的人不同,他懂倾听会交流,给能一家面馆带来情感的气息。十多年时间里,老崔有着老少通吃的本领:有的客人遇到坎儿了,来找老崔聊;想换工作了,他给提提意见;结婚生子了,也给他打个招呼。

给生活去油腻的方法不是逃避,而是接地气,对食客来说,老崔的一碗面,吃到嘴里,是最十足的地气。

“我何德何能啊……”一提起这些铁粉,老崔念叨着,“这种感觉,我太……太享受了。”

2004年,老崔到济南卖米皮,两块钱一碗。2015年,老崔拿着开面馆的第一桶金,在舜玉南区买了套百十平方米的房,一万出头的房价让老崔觉得“买着了”,奔波十年,他终于在济南扎下了根。

年轻时,他在老家种过蘑菇、开过水泥厂,啥都没干成。16年前到济南,是他大半辈子第一次出远门。其实来济南之前,他曾在河北的一个城市待了几天,灰蒙蒙的天让他踹不过气来。他继续往东走,等到了济南,有山有水,一下子把他吸引住了。他想起了家乡的秦岭,济南人包容、随和。在济南,他有家的感觉。

老崔知道,有的客人爱说:“吃面见不到老崔,就吃得不痛快”。他因而常说,自己在济南被厚待了,在陕西体会不到的情意,在济南却变得游刃有余。如今成了“网红”,老崔却觉得越干越害怕了。“必须把每个细节做好”,他这么跟伙计们说。

中午的热闹过了,陆续有新客到来。“你别看来吃面的这些人都是新客,我有信心,把他们一个个地征服。”姚家店开业当天,老崔很有把握。

中秋这天,店里不是很忙,老崔招呼伙计们一起过节,大家在店里炒了些菜,喝了点酒,算是庆祝。思乡心切的他即兴作词一首:“泉城云低垂,细雨如锥。中秋之夜无清辉,遥寄安好可凭谁?思念成堆。”

木影认为,从“见面是一件奢侈的事”到“美好一面”,老崔的面从来都不止是一碗单纯的面,而是传达了超越于面的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希冀。

一座城市用它的宽厚和温度,留住了这个外地人;一个外地人用他美好的一“面”一“面”,又给这城市平添了几分温度。

人与面,是互相成全的。

【来源:爱济南新闻客户端】
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向原创致敬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