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s://www.canyin365.net

小镇羊肉面馆



作者简介


席腾华,网名:田野文化,1951年生,垣曲作家协会会员,垣曲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。一个生长在农村的老农民。喜欢文学,喜欢在文字里寻找自己的梦想,爱好怀梆戏。曾有《回忆父亲》、《大槐树下》、《警民情深》等发表于《科学导报》和《舜乡》等报刊。


小镇羊肉面馆



在垣曲的东源上,有一个小镇,它坐落在省道东济线的圣佛头村。

小镇的中心地段两个月前开了一家“羊肉面馆”,面馆的主人是本村的一户王姓人家。

他年龄不大,二十四五岁,和媳妇精心经营着生意。两人每天早晨五点钟起床,将一个正羊的骨架砍开放入一口大铁锅内。再放入八角、白扣、大茴等。锅底,文火慢慢的煮,慢慢地熬,直到熬的香气浮起来,随着晨曦浮荡了这条街的时候,汤色也变成了琥珀色,停火。

火一熄,开门迎客,吃早点的食客便上门来了。



客人一进门,媳妇凤英笑着迎到门口:“你们来的好早呀,坐。”

“凤英呀,我们嗅着香气了,再者你们家的羊肉面,碗大汤肥分量足,所以,我们每天都来吃。”

这天我进了小镇,来到老街的中心,一股香味细细传来,隔着门窗,那股香味让我嗅的口水都出来了。

这几年我在北京打工,很少来镇上闲逛。这天我来到了街上,当走到十字路口,一股香味直冲鼻腔。我对和我一起来街上闲逛的邻居占红说:“这是什么香味呀,清而不腻,淡而悠远。”

接着我的问话,一位站在我身边的熟人告诉我:“这是王记羊肉面馆传出来的香味。”他一边说着,一边热情地领着我和占红朝王记面馆走去。

走进面馆,一眼望去,厨房的大窗口里,一个身材魁梧的厨子在忙碌着。那位熟人向内喊一声:“兄弟,来两碗羊肉面,老席从北京回来了,想尝尝你的手艺。”魁梧的厨子在窗口高应一声:“好嘞!”



紧接着我听到厨房里传出来了菜刀在砧板上的忙碌声,我和占红在凤英的指引下,坐在靠窗的一张桌子前。我不由得朝餐厅里看了一眼,食客们一个个用筷子从碗里挑起细长的面条,在琥珀色的羊肉汤里摆动一下,送到嘴边,呼噜一声吸进嘴里,再心满意足地吐口气,喝一口羊汤。我看着他的吃相,眼睛饱了,可肚子却更饿了,不由地催促:“小王,快点。”

随着一声:“来了”厨子小王两只手端着两大碗羊肉面出来了。他把两大碗羊肉面放在了我和占红面前,笑着说:“叔,啥时候在北京回来的?”

我回答说:“小王,还不是你的巧手,做出来的羊肉面那股香味传到了北京城,把我勾回来了,这不今天就带着我的邻居来你这里享口福了。”

“不要夸奖,大侄子我献丑了,你老先尝尝口味再说吧。”他说到这里,从门外又走进三个食客,小王厨子忙去了。



我看着碗里的面条细如丝,薄如纸,被羊肉汤托着:汤为琥珀色,上面飘着几段脆嫩的香菜,面条上,放着几片檀木色的羊肉片,薄、嫩、亮。

我往肚子里吞下一口口水,抄起筷子就吃,凤英又给我俩上了两个小菜,她说:“慢点吃,小心烫着嘴。”

旁边一位食客接着说:“烫死胜过馋死!”

又是一位食客听了哈哈大笑起来,厨房里的小王厨子听了,也哈哈大笑起来,他笑的是那么开心。

等给又进来的三位食客上好了羊肉面,小王厨子闲下来了。不大一会儿,他左手托着一盘卤羊杂碎,右手提着一瓶“菖蒲酒”,坐到靠厨窗口的一张桌子上,和大家一起,吃一口羊杂碎,抿一口“菖蒲酒”,随意谈着,更多的是问大家对他的羊肉面味道是否满意。有一位邻村的食客一本正经地回答说:“小王师傅,不能再好了,再好,我连舌头都咽肚子里了!”
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