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s://www.canyin365.net

联合国预警粮食危机:吃货们需要担心吗?

“猪粮安天下”。

虽然已经是2020年了,但粮食安全仍然是人类不得不关心的问题。

刚刚,国家统计局发布7月经济数据,全国CPI同比上涨2.7%,猪肉价格上涨85.7%。

几天前,联合国预警全世界将迎来50年不遇粮食危机。

国内粮食还安全吗?需要囤粮吗?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。

联合国预警粮食危机:吃货们需要担心吗?

7月食品涨价与全球“缺粮危机”  

8月10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7月份全国CPI(居民消费价格指数)和PPI(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)数据,当月全国CPI同比上涨2.7%。

这是物价同比涨幅连续第二个月保持扩大趋势,2.7%的涨幅终值也超过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的2.6%。

从环比看,CPI由上月下降0.1%转为上涨0.6%,在时隔四个月后再次出现“转正”现象。其中,7月涨幅突出的是食品价格,同比上涨13.2%,环比上涨2.8%。专家分析食品涨价主要是受汛情扰动。

而7月末,泰国、越南、巴基斯坦、柬埔寨等大米产出国米价上涨带动国际大米价格上涨,更引动了人们对粮食涨价甚至粮食安全的担忧。

今年3月份,越南,哈萨克斯坦,俄罗斯,埃及和塞尔维亚等传统谷物出口国纷纷公布了禁止粮食出口的决定,不少国家的居民都担心会出现“粮荒”。

联合国预警粮食危机:吃货们需要担心吗?

行至7月份,联合国发表了《 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》,预警全世界将迎来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。所幸,随着公共卫生事件得到控制,一些禁止粮食出口的国家也修改了决定,开始重新出口粮食,不过价格却有所上涨。美国小麦期货3月下旬到4月初,半月涨幅15%。

报告说,受新冠疫情和全球性蝗灾的影响,今年将有25个国家陷入这一严重的饥饿危机,全球会新增1.3亿名饥饿人口,将有6.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。

我国粮食安全吗?    

几千年没吃饱饭的历史,让中国人对饥饿的恐慌感牢牢地刻在基因里。我们不仅有一个“吃”字可以驰骋几乎所有场景的语系,也有“深挖洞、广积粮、缓称王”的生存哲学。  

看到联合国的预警和食品涨价的事实,人们不禁会问,我国粮食还安全吗?是时候囤点粮食了吗?

主观总是很模糊,答案藏在数据里。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拆解这个问题。

1、我国缺粮吗?  

综合国务院4月份的新闻发布会和中国农科院的数据:

粮食产量 ——国家粮食连年丰收,已连续五年稳定在1.3万亿斤以上,去年粮食产量是13277亿斤,三大口粮(大米、小麦、玉米)国内自给率均在98%以上,去年产量1.2万亿斤,创历史新高。

小麦多年供求平衡,稻谷供大于求,受益于杂交水稻技术,中国超级稻亩的产量从700公斤、800公斤、900公斤,一直完成到了1200公斤。

人均粮食占有量 ——2010年以来,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,2019年超过470公斤,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的标准线。

粮食库存量 ——国家粮食库存持续高位运行,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%-18%的水平,特别是两大口粮,小麦和稻谷库存大体相当于全国人民一年的消费量。不少城市的成品粮,也就是面粉、大米,市场供应能力都在30天以上。

谷物进口量 ——2019年,我国进口大米254.6万吨,只占消费总量的1%左右。2019年小麦进口349万吨,总体占消费总量的3%左右。我国谷物年度进口数量不大,去年净进口1468万吨,相当于不到300亿斤,仅占我国谷物消费量的2%左右。

少量进口主粮并不是说中国存在2%的主粮缺口。进口的主要是强筋弱筋小麦、泰国大米等,主要目的是为了调剂需求结构,  更好满足人们个性化、多样化的消费需求。

▼稻谷贸易比不到2%,无进口依赖

 联合国预警粮食危机:吃货们需要担心吗?

▼小麦贸易比不到3%,无进口依赖

 联合国预警粮食危机:吃货们需要担心吗?

数据来源:天下粮仓,国泰君安证券研究

2、粮食进口大国,进的是什么?  

我国同时是“粮食生产第一大国”和“粮食进口第一大国”。  

那么,进口主要进的是什么?

首当其冲的是大豆,进口比84.86%

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费国,大豆消费量占全球的30%左右。大豆主要用来榨油和饲料,一旦短缺,会影响肉、蛋、奶的生产。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