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s://www.canyin365.net

靠卖包子年入10亿!这家遍布杭州的"早餐店"上市!创始人当

刀切1块,肉包2块...

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!

有多少人会想到,门店遍布杭州大街小巷的

这家早餐店,一年营收超10亿

昨天,它上市了!

2块钱一个包子,5块钱就能吃饱的包子店,是很多人眼中的“小生意”。沿街开个小门店,夫妻两人搭伙就可以做,起早贪黑、客单价低,并且利润微薄,十分辛苦。

但是,包子铺这种大家眼里的小本生意,有一天也可以做成市值几十亿的上市公司。

10月12日,中饮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巴比食品”,股票代码“605338”)在上交所正式挂牌上市,成为登陆A股的首个主打包子的餐饮品牌。

市值45亿的“包子店”

近9成营收依靠加盟店

应该很少有人能想到,中国的“包子第一股”,不是庆丰包子铺,也非天津狗不理,而是巴比食品。

据巴比食品招股书显示,公司2017年-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.67亿元、9.9亿元、10.6亿元,净利润分别为1.12亿元、1.43亿元和1.54亿元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据招股书显示,截至2019年12月末,巴比食品拥有16家直营店、2915家加盟门店。公司主营业务以特许加盟销售为主,2017-2019年特许加盟销售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0.92%、88.54%和86.37%。

2次开包子店都失败,第3次终于逆袭

如今夫妇俩财富近30亿

让许多人都没有想到的是,如今市值45亿的早餐“巨无霸”,其前身,只是一家普通的街边早餐店。

据21金融圈,1998年3月,21岁的刘会平拿着借来的4000元钱只身前往上海闯荡。他盘下了一个早点摊子,刘会平的第一家馒头店开张了,但由于对上海人的饮食习惯不了解,开始生意并不好,每天营业额不过200元,而摊位月租金却要6000元。两个星期后,刘会平血本无归,关掉了店铺。

1999年年初,在姐姐的支持下,刘会平的第二个包子店在上海的福建路上开业了,这次的生意比上次好多了。但由于隔壁店家的包子味道更适合上海人的口味,刘会平的生意以失败告终。

遭遇了两次失败,刘会平始终认为包子店是一门赚钱的生意。上海有2500多万人,如果仅有20%的人在外吃早餐的话,那也至少是500万人的生意;就算每人每天早餐花个 4、5块钱的话,那就是整整2000多万元的营业额。

刘会平希望通过差异经营,让自己的包子铺活下去,他反复品尝、琢磨上海人的口味,并在黄浦区的繁华地段开了一家新店,取名为“刘师傅大包”。他把包子的价格定为每个7毛的低端路线,克服了小店的脏乱,包子味道却又胜过大店,且价格又低,深受顾客的欢迎。

接着,刘会平决定在上海最繁华的、也是租金最贵的南京路上开店,由于南京路人流量大,就这样,刘会平成功把几毛钱一个的小包子卖进南京路,那一年,他赚了50多万元的纯利润。

“刘师傅大包”受到消费者喜爱,生意越做越大,门店越开越多,2003年,“刘师傅大包”正式更名“巴比馒头”,更借助媒体宣传成为最早的“网红包子”。

在有了“巴比”的品牌名之后,刘会平在2004年开始学习麦当劳肯德基,投资80万建立了中央厨房,统一加工馅料并配送到店。

由于集中生产之后成本下降,巴比馒头便用加盟的模式开始迅速扩张,从2005年启动品牌连锁加盟业务,到此后保持每年200家店左右的开店速度直到现在。

在公司上市之后,刘会平夫妇的身家也随之水涨船高,据巴比食品上市公告书,截至10月9日,公司创始人、实控人刘会平、丁仕梅夫妇合计持有公司60.65%的股份,按12日收盘价计算,刘会平、丁仕梅夫妇持的财富已达27.5亿元。

来源:每日经济新闻、21金融圈

编辑 杜海锋

杭州日报 诚意出品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