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s://www.canyin365.net

“六小”行业观察:“开源”“节流”餐饮商家各显奇招

今年疫情发生后,餐饮行业受到了不小影响,大部分餐厅都进入了寒冬期,不过随着政府的扶持和国内疫情防控态势逐渐向好,餐饮业开始恢复。从今年年初到现在餐饮行业如何度过的?他们都想了哪些办法?29日的“六小行业观察”系列报道,我们来关注我市的餐饮行业。

中午11点半,中山路黄则和花生汤店里,顾客逐渐多了起来,虽然少了往日排队吃饭的火爆场面,但对于这家店来说,已经看到了曙光。作为中山路上的老字号餐饮店,今年年初为了迎接春节期间的游客,店里提前储备了总价值近60万元的食材,但突如其来的疫情却打乱了全部计划。疫情发生后店面暂停营业,收入归零,员工工资和店面租金这些固定支出,压得经营者喘不过气来,好在政府部门给他们减免了四个月房租,还享受到了一些补贴,这家店终于撑到了今年4月,重新恢复营业。可开门后,新的问题又出现了,由于这家店位于中山路,营业收入几乎全靠游客,开业之初游客少,收入低,经营再次陷入了困境,为了能够生存下去,他们自己开启了“节流”计划。

黄则和花生汤店经理 蔡菲菲:员工轮岗上班,我们目前有将近60个人,我们大概一天安排20个人上班,做一天休两天,大概三天一轮岗,因为现在营业额不如从前,每个人都是需要生活的,我们就尽量做到公平。

时间来到了今年6月份,暑期来了,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,中山路又热闹了起来,黄则和花生汤店又再次迎来了八方游客。如今店面的盈利已经和成本支出平衡了。有“节流”的餐厅,也有“开源”的餐厅。味友是一家老牌闽南菜餐厅,疫情刚发生时,10家店面全部暂停营业,为了能够生存下去,总经理王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“卖菜”。

味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鑫:在疫情爆发的时候,特别是普通超市,里面一些青菜特别一些必备品,都已经被清空了,我自己也想说是否可以卖点菜,赚点外快,做个自救,后面我跟厦门的一些农场直接对接,我卖的时候想说能赚几块钱,就赚几块钱,后面也没卖出去多少份。

卖菜这条路走不通,王鑫开始做线上配餐,从来不外送的老牌餐厅,从零开始要做外卖了。经过了半个多月的磨合,今年4月底“味友”出现在了外卖平台上。在堂食不景气的情况下,外卖成为了门店营业额的支柱,虽然做不到扭亏为赢,但起码人工、房租的成本能够支付了。到了6、7月份,堂食的客人也逐渐回归,如今,外卖加堂食的经营模式,加快了味友的“回血”速度。

味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鑫:两个结合在一起,差一点的店面差不多恢复到原来的7成左右,好一点的差不多原来的9成左右。

记者从市餐饮行业协会了解到,由于厦门属于旅游城市,看中旅游市场的红利,不少人都涉足餐饮业。疫情发生前,我市登记在册的餐饮商家有3万多家,处于超饱和状态。这其中有五分之三的餐厅客源依靠游客等外地来厦群体,五分之二的餐厅客源依靠本地居民。疫情的发生让我市餐饮业“急刹车”,但在疫情影响之下,也倒逼着一部分餐厅开始想办法转型。这种融合发展不仅更有利于餐厅经营,也为老百姓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。

市餐饮行业协会监事长 胡艺忠:经营模式上不能太传统,一定要有一些新的营销理念,以前都是在电视上、报纸上做宣传,现在该抖音就抖音,该线上就线上,该堂食就堂食,该外卖就外卖,一天的营业额既要从堂食里面获得,又要外送,这样组合起来。

胡艺忠说,疫情的影响是餐饮行业大浪淘沙的过程,这不仅让厦门的餐厅分布更合理,同时也提醒了业者要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。而在大浪淘沙后,我市餐饮行业将更值得期待。

市餐饮行业协会监事长 胡艺忠:一定要备足餐饮企业的备用金,一定要备个三五个月的储备资金,不要说有赚到钱股东马上就分掉,很有信心的,因为疫情好转了,游客一动,加上本地的,加上商务的,慢慢就恢复了,慢慢的消费也更理性了。


来源:厦门广电网

03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