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s://www.canyin365.net

94.6%受访者感到家长对孩子“大包大揽”现象普遍

  64.9%受访者指出这会导致孩子依赖性强,不能独立处理问题

  如今,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要性,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。但仍有很多家长不舍得放手,小事也要亲力亲为。疫情防控期间,全国有不少中小学都实行居家学习。家长既要忙工作又要督促孩子学习,那些习惯对孩子“大包大揽”的家长尤其感到“头大”。

  近日,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(wenjuan.com),对201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,94.6%的受访者感到家长对孩子“大包大揽”的现象普遍,受访家长的感受更明显。64.9%的受访者指出这会导致孩子依赖性强,不能独立处理问题。

  受访者中,81.7%是孩子家长。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占29.8%,二线城市的占47.6%,三四线城市的占19.3%,县城或城镇的占2.7%,农村的占0.4%。  

  94.6%受访者感到家长对孩子“大包大揽”现象普遍

  河北唐山的冯玉宁最近居家办公。要监督孩子居家学习,还要“包揽”孩子生活,她感到焦头烂额。每天,她要给孩子准备衣服鞋袜、各科书本,还要帮忙削铅笔、收拾书桌等,这些小事占了她不少时间。

  “我的工作量成几倍增加,还要准备午饭,时间非常紧张。经常一边回复客户,一边做饭,分身乏术。”但冯玉宁从没让孩子做过家务,总觉得孩子做不好,像择菜、洗菜这些事都帮不上忙。

  3个孩子的妈妈何伊琳居住在北京市海淀区,老大在万泉小学上五年级。她说,家里3个娃要带,没时间和精力替孩子们“大包大揽”,孩子自己的事都尽量让他们自己做。但她周围不乏喜欢替小孩包办大小事务的家长,“我一亲戚的孩子已经10多岁了,家长每次都帮她把苹果削好再端给她吃。如果没有削好,她都不会自己吃苹果”。

  谈及家长对小孩过于呵护,北京昌平区某国际小学二年级教师周聪深有感触。“有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。比如每层走廊尽头都有饮水机,学生饮水是很方便的。但有一个妈妈每天都会来几趟学校,因为她觉得饮水机太远,孩子在学校喝不到足够的水,她要给送过来。还有家长担心教室在五楼,孩子上楼太累,影响呼吸系统发育。也有走读生家长时不时给老师发微信询问孩子在校情况,让老师每天往班级群里发孩子照片,看一眼才放心”。

  “我身边一个已10岁的小朋友,早上还要大人叫起床。他自己定了闹钟也起不来,起来后还得大人帮着洗漱。”重庆市巴南区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家长刘佳盈说,“我观察,全职在家带小孩的家长更倾向包办,基本上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做了”。

  周聪则指出,因为工作繁忙而对孩子放手的家长中,有不少是因为没有时间管孩子,不得已而为之,并非是真的放心,有意识去培养独立能力。

  调查显示,94.6%的受访者感到家长对孩子“大包大揽”的现象普遍,其中28.3%认为非常普遍。交互分析发现,二线城市受访者感受更明显,比例高达96.1%。受访家长对此现象的感受也更强烈(96.7%),明显高于其他受访者(85.6%)。

  父母习惯包办 65.1%受访者认为主因是担心孩子做不好

  “我总觉得孩子还小,好多事大人给做了是理所应当的。而且孩子通常都做不好、做得慢,有教她的功夫我自己都做完了。也担心安全问题。比如学校布置手工作业,要用到剪刀。我担心剪刀锋利伤到她,经常会帮忙做。”冯玉宁感慨,孩子现在动手能力不强,独立意识弱。

  何伊琳说,周围同学与家长的相处方式,也是影响孩子行为习惯养成与意识建立的重要方面。“我家老大就是,有时不是她自己不愿意动手去做,而是看到很多家长都在帮孩子做,她就觉得这是家长们的事。我俩在这个话题上沟通了好多次”。

  周聪觉得,一部分家长对孩子无微不至,可能是自己小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,就想把自己曾经缺失的爱都弥补给孩子。

  对孩子不敢放手,啥都想亲力亲为,是家长中非常普遍的现象。对此,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、研究员孙宏艳分析,这与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有关系。“一代哺育一代,一代恩泽一代。在我们传统的家庭文化里,家长宁可放弃自己,也要为孩子多做一些事”。其次,中国家长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。总想着多为孩子打理生活上的事,能够为孩子腾出更多时间去学习,也就出现了很多包办代替的现象。第三,不想放手是觉得太麻烦。“比如孩子太小,做家务做不好,洗碗把碗打碎或者洗不干净。家长觉得,与其这样还不如自己做。这就没留给孩子独立的机会”。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