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s://www.canyin365.net

“中国包子第一股”年入10亿,巴比馒头有什么秘诀?

9月11日,证监会核准了中饮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巴比食品”)的首发申请。巴比食品作为“包子第一股”即将登陆A股。

卖包子在一般人看来是低利润的小生意,如今却孕育了一个上市企业,巴比食品靠的是什么?

↓↓1分钟带你快速了解巴比食品

文章看点:  

巴比馒头靠什么迅速在上海崛起?

巴比食品年入10亿元,哪些业务表现突出?

跟竞争对手相比,巴比食品是否有短板?

巴比馒头2003年创立于上海,它不是专门卖馒头的,也卖包子、粗粮点心、粥品、饮品等,是江浙沪地区有名的早餐品牌。

巴比食品则是一家中式面点速冻食品制造企业,主营业务除了巴比馒头品牌实体门店外,还为企业或者机关单位提供团餐。

资料显示,自2019年6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以来,巴比食品时隔一年顺利过会,收获IPO批文,“中国包子第一股”就此产生。

 “中国包子第一股”年入10亿,巴比馒头有什么秘诀?

巴比食品招股书显示,截止2019年12月末,巴比馒头全国门店2931家,主要分布在江浙沪、广东和北京。

报告期内其营收保持着稳定的增长,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,其营业收入分别为 7.19亿元、8.66亿元、9.90亿元、4.81亿元; 净利润分 别为0.37亿元、1.12亿元、1.42亿元、0.68亿元。  

 “中国包子第一股”年入10亿,巴比馒头有什么秘诀?

相比一直想借壳上市新三板的庆丰包子,和前不久刚从新三板退市的狗不理包子,巴比食品的业绩表现称得上漂亮。卖小小包子,它是如何做到年入10亿、A股上市的?

1

从“刘师傅大包”到“巴比馒头”,  

产品是制胜的关键  

清晨是巴比馒头一天中最繁忙的时刻。

“老板,来两个馒头!”“一个肉包,一个青菜包,再加一杯豆浆。快点哈。”“好嘞!”老板一边应着,一边手脚麻利地从蒸笼里取出各式包点递给匆忙上班的白领们。

巴比馒头可以说是上海人的“早餐食堂”,通过地图可以看到,超过1000家门店密密麻麻散布于上海的大街小巷,不管是日常社区街道,还是繁华办公区都有它的身影。

 “中国包子第一股”年入10亿,巴比馒头有什么秘诀?

△ 图中小红点皆为巴比馒头门店

这个“早餐食堂”的创始人刘会平是安徽人,22年前,他只身到上海闯荡,接连开了两家包子店都倒闭了,直到第三家才抓到苗头,逐渐创造出如今的“巴比馒头”。

他为什么到上海卖包子?巴比馒头是如何成为“早餐霸主”的?这一切还要从他的家乡——江镇镇说起。

“中国面点师之乡”走出的刘师傅  

刘会平的老家安徽怀宁县江镇镇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号——中国面点师之乡。

清明时期,江镇是个有名的水陆码头,往来客商络绎不绝,常在这里补给生活物资。为客商们做方便携带的馒头和包子,就渐渐成为了江镇人的谋生手艺。上世纪90年代,水运交通落寞,江镇人开始向外走,便也将祖传的包子手艺带到了全国。

据统计,2018年江镇镇面点业从业人员近2万,每年创造产值40多亿元。  而刘会平和他的巴比馒头就是这些面点大军的主力。

 “中国包子第一股”年入10亿,巴比馒头有什么秘诀?

1998年,听亲戚说上海的面点生意好做,他揣着4000元钱,只身闯荡。此前,他已经在常州、南宁、贵阳等地卖过包子,但发展都不算好,到上海之后,也并不顺利。

第一家包子店开在菜市场门口,但仅开了半个月就关了,身上的4000元亏个精光。很快,他靠姐姐的帮助又开了第二家店,做生煎包子,但因为竞争不过隔壁的包子店,又关了。

接连失败,为什么?

刘会平开始思考,并观察别人为什么生意好。对比总结过后,他意识到,问题出在产品上:上海人口味清淡、偏甜,而他的包子却是偏咸偏辣的安徽口味。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,当然不可能成功。

然后,他又开了第三家店,这家店和前两家店大不一样。

 “中国包子第一股”年入10亿,巴比馒头有什么秘诀?

首先是产品的不同。  产品不再以自我为标准,而是迎合市场需求,做上海人爱吃的口味。为了提高品质,他还专门从老家购买好猪肉运到上海,人工切馅制作。这么做成本很高,可他觉得,如果产品没有特色,不好吃,不可能在上海的包子馒头市场立足。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